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,在生物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实验中,3T3-L1脂肪细胞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脂肪细胞的分化与代谢机制。这一细胞系最早于1974年由Green和Kehinde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提取而成,展现了从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转变的能力。因此,它成为了肥胖、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机制的研究关键。
为了检测3T3-L1细胞的诱导分化效果,科学家们通常采用油红O染色这一经典方法。油红O染料具有脂溶性,能够特异性结合细胞内的中性脂质,形成可视化的红色脂滴。通过显微镜观察脂滴的数量和大小变化,可以直观评估脂肪化程度。
此外,通过检测脂肪细胞特异性基因如PPARγ(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)、aP2(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)和LPL(脂蛋白脂肪酶)的表达,或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分析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,科研人员能够进一步评估分化的成功所带来的分子标志物变化。
本文所述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,以六孔板为案例进行3T3-L1细胞向脂肪样细胞的分化实验。第一阶段是细胞培养:将每平方厘米3×103个细胞接种于六孔板,建议使用早代次细胞,以确保良好的分化效果。在培养过程中,保持细胞处于70%的合并度,并在DMEM培养基中加入10%的小牛血清促进细胞生长,生长环境应为37℃、5% CO₂的条件下。
第二阶段则涉及分化诱导培养基的制备,此过程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完成。MDI诱导培养基和胰岛素培养基需要新鲜配置,以确保诱导效果。储备溶液包括在DMSO中制备的IBMX(50 mM)和地塞米松(1 mM)。
第三阶段是进行脂肪样细胞的分化。首先去除培养基,并在每孔中添加2-3 mL MDI诱导培养基(标记为第0天)。第3天更换为胰岛素培养基,而到第6天再更换为新鲜的DMEM。一般情况下,经过7-10天的培养,可以获得完全分化的脂肪样细胞。分化效果可以通过油红O染色法进行监测,评估脂质的积累和脂肪细胞标志物的表达。
在进行染色时,应注意饱和的油红O染色液难以着色,因此需按照说明书进行适当稀释。通过此过程,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3T3-L1细胞的分化机制,进一步推动肥胖与代谢相关疾病的研究。